本文共 4580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5 分钟。
就在刚刚过去的九月,作为 FED 团队的代表有幸参加了美国纽约的 Velocity Web 性能和敏捷运维大会。在大约一周的行程中,会议团队组织了十分丰富的行程,会议团队也在内部对于 Velocity 的演讲内容做了多次讨论。整个行程在我看来是十分圆满的。
Velocity 作为 旗下的老牌会议品牌,从 2008 年开始专著 Web 性能、DevOps(运维或开发自运维)等领域。在会议组织、开发者关系和商业运作等方面都十分老道。国内的开发者社区方兴未艾,也有诸如 SegmentFault D-Day、JSConf、D2 等类似定位的会议,但从各方面来讲都与 Velocity 有云泥之别。这也是为何在汇报中把会议组织本身感想放在了最前面。
会议组织方固定在圣克拉拉(美国加州)、纽约(美国纽约州)、阿姆斯特丹(荷兰)、北京(中国)四个城市巡回举办,可见其国际化程度之高。正是如此的多元化的组织形式,不仅吸引了全球不同国家的参会者,对于赞助商和讲师来说,也让自己的思想和意志传播到得更广。另一方面,由于有固定的巡回议程,举办方在现场把控上容易积累更多的经验。这是体现在各种细节上的,例如:
当然,国内的技术会议也办的的越来越好了。
补充下没有论据的一家之言:健康良好的开发者社区不应该只是默默的搞开源项目,而是应该包括线上和线下;如今开发者 BBS、博客、微博大V、公众号等富媒体已经产生了大量的技术内容,但是还以搬运国外原创内容和互相捧臭脚为主;而线下的会议和其他形式活动(编程马拉松、培训等)缺乏成熟稳健的商业模式,导致要么昙花一现,要么沦为大厂的宣传和招聘工具。
根据 ,国内 2014 年开发者人群约有 185 万,相信随着互联网的火爆发展,近几年这个数据只会增长的更快。阿里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互联网综合体,拥有丰富的开发者资源、良好品牌效应,理应在这个领域发出更大的声音。
Velocity 的主题限定了 Web 性能和 DevOps 两个领域,但实际上这两个领域又都非常宽泛,所以导致一次会议中演讲的具体内容并没有非常清晰的关联关系。本次的会议有一个宴会厅和五个会议室,每个会议室至多一天分为五场演讲顺序进行。作为参与者,是不可能全部全部听完的。但整体上还是有有不少热门主题被多次提到,所以后文还是以这些较为聚焦的话题进行归纳总结。
微服务架构至少被个大厂商(Google、Facebook、Twitter、Netflix)布道有两年有余,那些能够接受的公司早已改造完毕。如今甜蜜期已过,新架构带来的各种问题也接踵而来。
这次直接和微服务有关的演讲有:
这些话题(包括其他的话题)大多有一个特征——它们聚焦一个问题,给出一个思路,结合一个解决方案,最后给出实践成果。被各位演讲者提到的问题:
社区里针对这些问题给了不少开源方案,例如 、、。
阿里内部由于有一个强大的中间件团队,所以这些基础设施均为自建。虽然实现不一样,其实大家的理论都基本类似。集团的 HSF 服务出现的很早,如今也是 PandoraBoot 的实现基础;EagleEye 也是老牌的 Tracer,基本能适配到任何应用场景了。
除了在部分细节不如开源方案来得好。例如,HSF 对超时处理、分布式事物等处理欠缺、容灾方案常常只有机房热冷备诸如此类的问题。但阿里的中间件实际表现是十分出色的,并且经过了时间的考验。
反过来想也有些后怕,在中小型企业对极为积极的采纳这些开源方案并玩的正欢的时候,集团的技术人员由于没有实际的应用场景,其实并不是很热衷于去了解这些东西,是否会和外界社区脱节呢?当然大厂留着各种私货是很正常的事情(包括 Google、Facebook)。
今年围绕 DevOps 的新名词 Serverless、CloudNative、Infrastructure as Code 等新名词如数出现在了演讲的标题中。
对技术人员来讲,是大家开始从吹捧 DevOps 概念,到了各种实践和解决方案,然后并进入下一轮概念炒作的过程了(注意此处炒作并不是贬义)。
Serverless 是一种和微服务有关的开发和部署形式(即 DevOps 的一种实践方案)。Serverless 的模式下,开发者不再关注计算资源(集群、服务器等)、不再关心虚拟化(VM、Docker 等)、不再关心进程模型(进程启动、停止、重启等),只需利用各种云计算资源(对象存储、消息服务、离线任务等)提供实现业务逻辑的函数或方法。Amazon 的 AWS 最近提供的一种新的服务类型 所掀起的新一轮浪潮,预计其他云服务厂商会迅速跟进。这种模式也非常适合在集团内部推广,为业务开发减负,同时提高整体资源利用率。当然,目前 AWS 推的还是动态语言的服务类型,诸如 Node.js、Python,预计 Scala 也快了,也许这也是让多语言在业务层面得到支持的一个好机会。
Serverless 的主题演讲有:
由于时间关系我只去了第二个,但比较失望的是一个多人对话形式的访谈,并没有什么逻辑可言。多为介绍自己公司的在 Docker、Serverless(沾了点边)方面的实践。透过第一个演讲的 Keynote 可以判断内容还是有很高价值的,讲的是第一轮 Serverless 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,主要集中在监控方法、编程模式、安全模型的变化,并且讽刺的是其内容透出的担忧标示 Serverless 并不能让开发者完全不关心服务器。
是一个布道性质的演讲,从零开始介绍了其概念、组成部分(以及顺便推销了自己的书)。
Infrastructure as Code 也不是什么全新的概念,是指利用软件工程的工具和方法来管理基础设施的一种思路。近几年 Docker 火的的一塌糊涂,其一大特性就是所有资源都可以通过 API 操控,这也是 Infrastructure as Code 在实践上成为可能的一大支柱。在此之上的 等开源项目又在集群纬度提供了可编程的编排能力。这样开发者是能够面向集群编程管理的,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 DevOps。题外话,这里也期望明年的 Docker 改造中起码能把 DockerCompose 的能力开放出来。
最后,CloudNative 是一套包括 CD(持续交付)、Microservice(微服务)、DevOps、容器思想的集合,所以这次会议的演讲中不会直接将其作为主题,但都命中 CloudNative 这个关键字。再说几个厂商的名字 Pivotal、Cloud Foundry,都是这些概念的布道者,也是此次 Velocity 会议的演讲者和赞助商。
这次来自 Google 的两场演讲分别介绍了 PWA、AMP
总的来讲,Google 作为 Chrome、ChormeOS、V8、Blink 等 Web 技术产品的维护者,自然对 MobileWeb 的前景相当看好,因此每年都会推出一些新的技术来增强 Web 平台的能力。AMP推广的时间很长了,其本质是一套前端优化的最佳实践。PWA 是今年的新技术,也为未来的 MobileWeb 注入了新的活力,但基于 H5 的 MobileWeb 的颓势是不会改变的。
此次也有演讲对 Web 和 App 重新做了对比和思考:。里面的数据是血淋淋的,只有 13% 的用户时间花在 MobileWeb 上。
个人观点是,虽然以 HTML5 页面再也不可能成为入口或主要产品,但在碎片场景下是有巨大发挥空间的。例如微信公众号、微信微应用等场景,均是以 HTML5 技术为基础的。
当然 Web 和 App 的竞争还在继续, 这样的技术出现意味着原声应用正在挑战 Web 应用的易传播性这样的优势。而 ReactNative 这样的技术,则在结合 Web 技术和 App 技术来挑战传统 App 的开发成本问题。
阿里旗下产品都有自己的航母应用,所以更多考虑的在闭环生态下增强用户体验的技术改进,Weex、ZCache 这类技术从实际效果来讲远超 Google 给的任何方案,但是 Google 的这些方案是通用方案,我们的是限于 App 内的方案。
正如上文指出的,大多数演讲都是围绕某个开源项目或自家公司产品进行的,很少有讲解基础技术或原理的。由于时间排期,我听到的数量有限的演讲中,只有 是讲解 HTTP2 原理和应用的。碍于 40 分钟的时长限制,演讲者也大多在讲时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一些关键数据。
目前来看 HTTP2 最大的问题就是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。头压缩、socket 复用等技术在效果上并没有各大浏览器厂商优化了多年的 HTTP1.1 效果好,反而在弱网环境下,简单粗暴占用多连接的 HTTP1.1 效果更好。
HTTP2 在草案期间就广受开发者追捧,可如今标准确定,却罕见实质改变。也许 HTTP2 会让 HTTP 技术在一些 RPC 场景中会有明显优势,但在传统页面浏览方面,并不会得到非常迅速的应用。
Velocity 的会议总的来说,在演讲内容上是中规中矩的,毕竟也不是专门的学术会议或事领域论坛。但正是成熟稳定的运作,让厂商和开发者有持续的交流机会。DevOps 相关话题依然热门,微服务和容器必然成为互联网公司的必备武器。新技术在国内都是慢热的,但最终结果会保持和社区同步,可预见集团在未来也会在这些领域有所沉淀和输出。多元化的社会和多元化的会议组成,让我们对于此次美国之行十分充实。行程的最后我们短暂的参观了谷歌位于纽约的分公司。几位华人研发的同事接待了我们,听了他们讲的经历和工作,也感受到在多元化冲击下对于企业和员工的种种机遇是巨大的。也很是期待,阿里集团能拓展更多的国际业务,成为在国际上更具影响力的跨国企业。
作者:竹暄
来自:http://taobaofed.org/blog/2016/10/11/thinking-in-velocity-nyc-2016/
转载地址:http://sauwa.baihongyu.com/